4)第290章 非朕一意孤行_再世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卿何以逼朕至此。都散了罢!三日后朕再给诸卿一个答复。’”

  在场臣子们反复琢磨皇帝的回复,意识到这番话的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父子之情乃是人伦”,而是“太子虽有过失”。

  前者再深厚,也会因猜疑、疏离与形势所逼而消磨殆尽;而后者,才是皇帝心底的那根刺,哪怕再小再细,也会扎得他日渐疼痛,最终不得不拔除。

  “易储派”们满是泪水的脸上放出了激动的容光。

  有人小声问:“既然皇上答应吾等,三日后给出答复,要不……就先散了罢?”

  焦阳与王千禾同时转头,盯向说话那人。

  那人一凛,不敢再吭声。

  焦阳起身,朝蓝喜拱手:“并非臣等不识礼数,对皇上不敬,正是因为忠于君、忧于国,才迫切希望皇上不受奸人蒙蔽,早日拿出决断。皇上素来果决,唯独此事拖泥带水,臣等再等三日无妨,只怕皇上因此又心生犹豫。”

  蓝喜甩了甩拂尘,叹气道:“皇爷也很为难啊。”

  焦阳道:“别的我也不再多说,请蓝公公代我问皇爷一声——既然下不了决心,是否立刻下诏,召太子回朝?”

  蓝喜微微变了一下脸色。

  这个细微的表情被焦阳等人捕捉到,更是确定了:皇帝的确不愿意召太子回朝,只因往日父子情分一丝尚存,一时不忍废之。

  “有劳上公。”焦阳躬身拱手,低姿态地说。

  蓝喜拱手还礼,转身走了。

  于是群臣继续跪着,将日晷的长针从巳时跪倒了午时,仍坚持不肯散去。

  蓝喜带着一队內侍,再次出现在了奉天门的外廊上,手中捧着个木盘。他走到焦阳与王千禾面前,将盘中叠起来的帛书递给他们。

  焦阳与王千禾打开帛书一看,上面一片空白。

  “皇爷说了,那么多请求易储的奏疏,他看不过来,也不耐烦看。因此着诸位大人言简意赅地写一篇,要能说服朝堂上其他大臣、能说服天下百姓的,以免到时朝野非议。另外,请所有坚持易储的大人们在此书上签名,以示人心所向,并非朕一意孤行。”

  这是……让他们草拟废太子的诏书啊!焦阳的眼睛亮了——由此可见,皇上最在乎的是什么?不是父子情,也不是朝臣们的意愿,而是自己那近乎完美的圣誉清名!

  就像李乘风六次请辞,皇上才放他离开一样,眼下就需要这么一场跪门极谏,好证明皇帝依然慈爱、宽仁,是太子实在不得天命与人心,导致天怒人怨,这才遭至废黜的下场!

  在这瞬间,焦阁老如同醍醐灌顶,彻底明白了皇帝的用心。

  他接过內侍手中的笔墨,大声道:“我来写!”

  焦阳翰林出身,文辞辩丽横肆,下笔洋洋洒洒,顷刻成就一篇无可挑剔的文章,与其说是请愿书,不如说是檄文,字字句句把太子打进了“善无微而不背,恶无大而不及”的万丈深渊。

  末了,他不乏得意地吹了吹墨,在下方首位签上自己的大名。

  帛书放在案上,官员们排队签名,有的毫不犹豫地立刻签了;有的犹豫不决地还是签了;有的临下笔前又反悔,一脸羞愧地掩面而走,被身后的同僚骂成狗也不敢回头。

  最终签字完毕,蓝喜数了数,总共九十七人。

  他小心翼翼地将帛书收入袖中,似笑非笑地一甩拂尘:“咱家这便给皇爷送去,诸位大人,等好消息罢!”

  众臣纷纷拱手表示感谢。

  文华殿内,景隆帝坐在一张书桌前,端详桌面上的日久年深的刻痕。

  在窗口照射进来的光线中,他歪了头,辨识着斑驳刻痕中模糊不清的字迹,轻轻念道:“烦……啰嗦……肚子饿……”

  蓝喜轻手轻脚地走进来。

  景隆帝头也不抬地问:“这是贺霖日常坐的书桌罢?”

  蓝喜答:“是小爷坐的。”

  “这孩子,书不好好念,上课还一肚子牢骚。”景隆帝摇了摇头,伸手道,“拿来给朕。”

  蓝喜从袖中抽出帛书,低着头,恭敬地递过去。

  景隆帝把帛书放在太子的书桌上,慢慢展开,格外仔细地看完每一个字,视线最后落在文末密密麻麻的签名上。

  “……召沈柒过来。”他吩咐蓝喜,语气异常冷静。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