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7章 一任天地倒颠_再世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份军情十分重要又来得及时,皇帝听完颔首,难得对他说了句抚慰的话:“沈同知辛苦了,且回府歇息,来日论功行赏。”

  沈柒想旁敲侧击地了解一些南京之事,可众臣在侧,显然时机不对,便默默退了下去。

  出了皇宫,他直奔北镇抚司,召留守的理刑千户韦缨来问话。

  ——苏大人临行前,身边小厮病倒一个,故而只带了一个上路。

  ——苏大人在家书中吩咐过小厮,故而那个叫苏小京的小厮,不时来北镇抚司打听沈同知回来了没有。

  ——宫里传出的消息,说豫王拿了苏大人寄来的信上呈皇爷,使得龙颜不悦。皇爷还指谪太子“不思孝道,好结朋党”。

  这些消息令人愁喜交集,沈柒面无表情地听完,又详细问起了朝中形势。

  韦缨道:“朝中现在人心浮动,盖因白鹿案而起。太子虽洗脱了亵渎皇陵的罪名,但也失了圣心,被皇爷下旨贬去守陵。而朝中以阁老焦阳、王千禾为首的一干文臣言官,之前坚持不懈地弹劾太子,如今又打起了易储的念头。”

  “……易储?”沈柒眼底掠过幽光,向前微微倾身,“怎么说?”

  “大年初一夜里,后宫有处阁殿突然五色光起,直冲云霄,须臾隐没,所见之人都道是天降异象。随即禁军进入那处阁殿,发现了偷跑出来找寻母亲的二皇子正在殿内酣睡。于是传言纷纷,都说二皇子昭乃是紫微照命,将来必定成就非凡。”

  沈柒取了块棉布细细擦刀,不予置评地冷笑了一下。

  韦缨接着说:“数日之后,便有一名品阶不高的官员,上疏称‘太子暴虐失德,二皇子昭日表英奇、天资粹美,乃天命所钟,乞废无德而改立有德,顺应天命’。”

  沈柒淡淡道:“这人的脑袋已不在脖子上。”

  韦缨面露佩服之色:“沈大人好算应!皇爷见了奏疏大怒,将那名官员以妄议国本、离间天家之罪,斩首示众。”

  沈柒又道:“这是个探路兵。按理说,他的下场足以震慑同伙,但微妙的是,此事反而成了导火索。我猜此后‘易储’之声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皇爷杀得了一个两个,却杀不了一群一殿。”

  人远在外地,却能见京城一叶落而知秋。韦缨对沈柒佩服得五体投地,点头道:“半点不错!先是一个两个,然后三五成群,直至朝堂上易储呼声此起彼伏。都说法不责众,如何罚得过来。”

  沈柒想了想,问:“首辅李乘风是不是快不行了?”

  韦缨已经没啥好吃惊的了,答道:“确已病入膏肓,先后提交过五次辞呈,都被皇爷驳了回去。”

  “流程而已,”沈柒不以为然,“他再递交一次,差不多就成了。倘若李乘风犹有余力,朝堂上的形势不会演变成这样。他是太子太师,又是两朝元老,有他为太子撑腰,其他文官哪怕心存异议也会收敛几分。如今他一垮台,内阁中只剩一个太子太傅杨亭。杨亭性格温和,优柔寡断,不是焦阳和王千禾的对手。”

  韦缨琢磨道:“谢稀泥暂且不提,焦阳与王千禾近来抱团抱得紧,与那些请求易储的官员私下也颇有往来,不知在图谋什么?”

  沈柒笑了笑:“你只看到焦阳与王千禾,却没有看见他们背后的人。”

  “是谁?”韦缨问。

  沈柒没有回答,吩咐道:“去叫几个兄弟,搞一桌火锅,再拿几坛酒来。”

  韦缨应了声,转身要走,又折回来,压低嗓音问:“大人是什么心思,打算效命哪位?不妨透露一二,日后兄弟们办起事来,心里也好有个数。”

  沈柒似笑非笑地用刀鞘拍了拍他的脸:“我们锦衣卫,只认皇命……将来哪个登基,我就效命谁。”

  “现下呢?”

  “隔岸观火。”

  ————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