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5章 冬天里一把火_再世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钦天监奉职的西夷传教士的意见,将原本粗糙的几大洲版块轮廓打磨得更为精细。

  正面浮雕的旁边,刻着铁画银钩的八个大字:“吾生有尽,真理无穷”!

  ……这不是他在《天工院创办章程初稿》中草拟的院训么?看字迹,应该是豫王的亲笔。

  苏晏上前,伸手轻抚这震撼人心的照壁。

  豫王正色道:“本王将此壁命名为‘真理壁’。将来无论教官还是学子,一入天工院大门,便要默念院训,向戒壁行礼。”

  苏晏摸着与后世几乎一致的世界地图,慨然长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能从这里开始,走出我大铭‘格物致知’的第一步!”

  一路上豫王娓娓介绍各个区域、建筑群的特色与功用,苏晏发现天工院除了像普通学院那样有讲堂、教学斋、藏书阁、文庙、教官宅等常规建筑,还有器材仓库、药品仓库、冷窖仓库、危险品仓库与独立的实验区域。

  尤其是实验区域,按照他的预想,分为堪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医学、轻工、机械等几个门类,并将危险系数较高的实验场地做了隔离保护。

  这些内容在他的章程初稿中稍有提及,但因熬夜匆忙写就,写得并不是很清晰。可豫王却似乎揣摩透了他的构想,将蓝图补完后细致地呈现出来。

  苏晏看得心绪起伏,不自觉脚步加快了些,与豫王并肩而行。他问:“我的手稿在你那里吧?”

  豫王从怀中掏出一本青皮册子,递给他。

  册子在这半年内被反复翻阅,封皮摩挲得有些掉色,书脊的棉绳也断了几次,又用更坚韧的蚕丝鱼线重新装订。翻开后,每一页空白处填满了蝇头小楷,都是豫王批注的笔迹。

  苏晏有些动容,仔细读了几页,发现批注不仅言之有物,还兼容数家理论,并不是很统一。不禁问:“这本初稿,王爷可是请人来参详过?”

  豫王颔首:“本王奏请皇兄,向各州府颁发告示,聘请了一批王府客卿。这些人一部分是办过书院的博学大儒,更多是民间的格物学人才,根据你的初稿进行修正与完善,编纂章程正稿。回头本王叫人把正稿给你送过去,你也提提意见,再看看哪些人可堪留用。

  “至于这本初稿册子上的涂鸦,有些是和他们讨论时的所思所得。本王批注时并没有考虑得很清楚,前后矛盾之处,让清河见笑了。”

  发布公告招揽人才,成立办学团队,连第一批教官都提前找到了,实在是高效率,行动力过人。

  这下苏晏不得不承认——打脸了。

  豫王不仅没糟蹋他的心血,还竭尽所能地发扬光大,光是初步取得的成果就已经超乎他的预期太多。

  他手里握着册子,不由得重新正视起了豫王,觉得这人能文能武,确实有魄力有才华,也不缺组织领导能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