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百三十二、天予不取,必受其咎_娘子,请息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景安下意识往马车那边又看了一眼,才接着道:“隐晦批评了殿下暗弱,牝鸡司晨非国家之福。”

  陈初不由也看向了马车初四朝会,联抗亮一策乃张纯孝所提,最后由嘉柔拍板。

  说起来,这两人都是替陈初背的锅。

  限于获取信息能力的差异,民间既不知晓峨眉峰的存在,也无法清晰了解金国局势。舆论出发点皆因在感情上接受不了支援金帝一事。

  许多内幕无法向大众披露,陈初想了想才道:“让蔡州五日谈和大齐七曜刊做一番舆论引导吧,话不能说明,但要让大家明白河北一战虽是大胜,却并未从根本上扭转金强齐弱格局”

  可见的未来中,齐国兵出榆州概率很大。

  此等国战,获得朝野以及全民支持,才利于后续的举国动员,所以该向民众做的解释,还是要做的。

  两人商量好引导舆论的具体举措后,又谈起了已秘密送至阜城的前任周帝柴极一家。

  临最后,陈景安却突兀地讲了一句,“元章啊,如今国家大任担与你一人之肩,可谓家事既国事,最近若是遇到甚难办之事,我也可以为参详参详。”

  陈初稍感意外的侧头看着陈景安,后者望向在草地上嬉笑跑跳的绵儿,笑而不语。

  “先生是说.”陈初也笑了起来。

  陈景安伸手指了指绵儿,笑道:“如此惹人疼爱小丫头,总不能一直无名无分的躲着不见人吧?莫说元章心疼,我都要心疼了”

  话差不多都要说透了,陈初不由一叹,道:“先生何以教我?”

  “元章啊,你是当局者迷!如今,天下臣民、西军诸将已然归心!这大齐于你而言,已唾手可得!”

  方才不是在说嘉柔和绵儿的事么,怎忽然扯到这个上头了?

  下一刻,陈景安便继续道:“只要你登了大位,殿下和令媛的身份岂不迎刃而解?以天子之尊,纳殿下为妃,既可安抚刘齐旧臣,又可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元章,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话是这么说的,陈初不由自主看向了乐泱泱的嘉柔母女,心里生出些许不自在总有种要强夺媳妇儿家产的羞耻感。

  “元章可还记得当年为何在桐山起事?为的不就是一个‘公道’么!给自己一个公道,还天下万民一个公道!此乃大义,儿女情爱在天下大义面前,称的上几斤几两?莫忘了你和蔡公五人当年在桐山采薇阁结义时许下的誓言,‘为天地驱散浊障,拯万民于水火!’”

  陈景安慷慨激昂地诵了一句结义契书上的原文,紧接又道:“当年元章一呼百应,便是因为大伙笃信,随你起事能过上好日子。然,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元章登临九五,取刘齐而代之,方可使今日之齐境,皆成明日之淮北!”

  不得不说,陈景安非常会忖摸人心。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