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百五十九、罗老爷,享年五十九_娘子,请息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几县搜刮干净。

  前日,恩师派马超接收了卖官鬻爵换来的六千石粮食,运来了寿春县。

  可昨日下午,粮食刚在寿春入库,罗金义家的管家便找上了门,询问将这批粮食运来寿春意欲何为?

  并一再交代不可提前售粮,需等江畔四县乡绅一起行动。

  那咄咄逼人的架势,简直没将老师放在眼里!

  田轻候很是替两头不落好的陈伯康憋屈

  这边,陈伯康极目眺望毫无生机的连绵麦田,突然问了一句,“季盛,百姓能熬到五月么?”

  陶春来耳听陈伯康唤了自己表字,小有感慨,当年他们同为主战派,在朝堂也有过并肩战斗的经历啊

  感慨归感慨,但陶春来表态却一点不含糊,斩钉截铁道:“熬不到!近几日,乡间已偶有饿死人的事件上报,若无官府赈济,本月便会有大量老弱妇孺成为饿殍!”

  每有灾荒,老弱必定是最先饿死的那一批,接着便是妇孺。

  乡绅们之所以笃定百姓能撑到五月,那是指青壮能撑到五月.届时他们已饿的奄奄一息,只要赶在他们拼死一搏之前放粮,不但可以收获声望、还可籍此收容许多卖身换粮的青壮,几顿饭喂过去,这些人便是壮劳力

  至于那些老弱,自然属于被淘汰了的残次品。

  没有劳动能力,地主老爷养他们作甚?

  关于如何驯民,这些乡绅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可谓炉火纯青。

  也有偶尔玩脱的,后果便是席卷天下动乱。

  陈伯康沉吟许久,似乎是在心里做了一番计较谋划,就在陶春来等的有些着急之时,忽道:“明日,季盛安排人手,在寿春东西南北四门外,开设粥棚赈济妇孺老弱!青壮则组织起来,将染病庄稼收割销毁,补种其他庄稼”

  “善!下官先替全县百姓谢过大人!”近来五内俱焚的陶春来终于看到些希望,不由激动的眼眶泛红,可随后却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疑惑道:“大人,时节已三月,补种甚庄稼也来不及了啊!”

  陈伯康却转头看向了一江之隔的淮北,“据闻淮北有种亩产一两千斤的黄金豆,可煮可蒸,食之令人饱腹,正是三四月可种.”

  “啊?淮北是那伪齐楚王之地,他如何肯给我种子!”陶春来讶异道。

  “事在人为.哎。”

  口中说着事在人为,最后却没忍住一叹,这一叹证明他陈伯康也知此事的难度。

  相识多年,陶春来却有些失礼的盯着陈伯康看了半天,似乎是要重新认识这名老伙计一般,此时身在野外,无隔墙之耳,陶春来终于没忍住低声问了一句,“陈大人,您投靠秦相与万俟大人,莫非是与他们虚与委蛇?”

  “呃哈哈哈,季盛啊季盛,一如当年年少赤诚。哈哈哈”

  陈伯康笑的是陶春来当了大半辈子官,说话却还这般幼稚、直来直去,怪不得蹉跎半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