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零三、非官府组织_娘子,请息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遍。

  后方正哄娘亲开心的陈瑾瑜却也能做到耳听八方,听到陈初念叨,自己也默默念了几遍,不知怎的,秀丽面庞蓦地一红。

  下午,陈初带着长子、大宝剑去兵部报备。

  接待的兵部文员见陈初拿出印绶、照牒后,好像很是意外,仔细打量陈初几眼后,玩味笑道:“原来阁下便是陈都统,久仰、久仰.”

  ‘久仰’本是一句寻常客套话,陈初却觉着对方话里有话。

  酉时。

  陈初返回弄鱼巷时,已是华灯初上。

  晚饭,谭氏妯娌和女儿、铁胆等女眷在后宅。

  二进内,只有地位超然的陈景安和陈初同坐一席。

  说起去兵部报备时的一幕,陈景安笑了笑,待两人进食完毕,转去了书房,他才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了陈初。

  “《大齐七曜刊》.”

  七曜是一星期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大齐周刊。

  这份有官方背景的报纸,陈初是知道的。

  源于去年郑乙乱桐山时,今日头条刊文掀了桌子,把郑乙逼到了不得不打的境地。

  齐国朝堂有感舆论重要,让礼部牵头搞了这份七曜刊。

  只是,礼部找来那些文人全无办报经验,起初上头刊印的除了官方邸报便是通篇假大空的吹捧大齐政通人和。

  官员文人刚开始还觉新鲜,时日久了便没了兴趣。

  而普通百姓更是对浮夸、不接地气七曜刊提不起一点兴致。

  ‘擦屁股都嫌有油墨’是他们对七曜刊的统一评价。

  眼看效果不佳,发行量一日日萎缩,礼部也渐渐没了耐心,拨与七曜刊的经费一砍再砍,直至后来俸禄都发不出了。

  眼下的大齐,兵乱、民变、天灾一件接一件,哪一桩事都比办一份报纸重要。

  当时只是心血来潮的大齐朝堂随即把七曜刊抛之脑后,不闻不问。

  穷则思变那七曜刊的主编汪敬饶眼看七曜刊活不下去了,不由动起歪心思,开始杜撰一些民间喜闻乐见的趣事绯闻。

  嘿,你别说,这招还挺有用!

  七曜刊当即发行量当即迎来一次增长。

  尝到了甜头后,汪敬饶像是找到了财富密码。

  不过寻常小人物的轶事,终归没有那般大的号召力,名满天下的官员、大儒更能吸睛。

  但这般人却也是七曜刊惹不起的。

  思来想去,那些外地军头倒是合适的造谣对象就算你有兵又怎样,这你是大齐帝都,你还能带人打上门来?

  确定了目标群体后,陈初就成了不幸被挑出来的其中几人之一。

  一来,他是陡升高位的年轻人,世人本就对这样的人好奇。

  二来,他上位的过程凶险、血腥,能满足大众的窥探欲。

  三来,是无法明说嫉妒心.七曜刊模仿头条,却又没有头条那么大的发行量、号召力,比不过地方小报的汪敬饶等人心中自然不爽。

  陈初和头条同出桐山,打击了前者,就好像打击了头条一般。

  陈景安此时递来的七曜刊是四日前发行的最新一期,汪敬饶或许是知晓近日会有各地都统制进京述职,便在这一期中做了一个专栏,点评众军头。

  ‘颍州留守司都统制郭讳韬儿,字德刚,于阜昌二年归正大齐.少负勇名,却为人粗鲁’

  ‘寿州留守司都统制丁讳继胜.有灭贼之功,但不通文墨、不知圣贤.’

  尽是欲抑先扬,把各地厢军将领说的狗屁不是,满满都是读书人的优越感。

  陈初看到此处,不由奇怪道:“柳川先生,朝堂放任七曜刊诋毁武将名声,不怕武将对朝堂生怨么?”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