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天王(三)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这三千人不负重望带成营中首屈一指的强军,统御的将帅同样功不可没。带兵是门大学问,兵强压主、主强兵难聚心,如何能保持两端的平衡,同时在旬月间历经多场恶仗的情况下依然将伤亡率尽量压低,这些都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但显然,作为先讨军前营的千总,郭如克还是很好的胜任了这份工作。

  早在他任职全营上下唯一一个三千人的大营千总时,敏感的人就能觉察到郭如克在营中地位的上升。而这几个月,剑州鏖战,作为主力阵斩四川总兵侯良柱;独守射洪,以一己之力阻挡住川中名将张令南下的企图等等战绩都为郭如克的履历增色不少。加之此次追随徐珲,做到了五千人部队的“完璧归赵”,在郝摇旗不幸身殁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认为,郭如克必将是营中下一个“票帅”。

  票帅,流寇俚语,无指定职位,通常用以代称营中决策层一级的高级将领。就拿赵营来说,各军各部将领虽多,但能参与重大军情会议的,屈指可数。此前除了赵当世本人,以及昌则玉、覃奇功、穆公淳三谋士,能参与决策的将领仅仅是侯大贵、徐珲、郝摇旗三名最早的“票帅”。

  现如今,随着郝摇旗战死、覃奇功下放,赵营的决策层短暂出现了真空。参与决策的人不能多,同样也不能过少,故而,于情于理,赵当世都必须再择选一名可以依仗的将领补入。年富力强、读过书、懂进退,对作战有着自己的想法,郭如克,无疑是最佳人选。

  会议上没明说,但人人均知郭如克地位上升已成定局。目前情况急迫,不好调整,一旦日后赵营得以喘息了,他必将跃升为能与侯、徐分庭抗礼的主将之一。

  侯、徐都是明眼人,会上已经从赵当世的态度上清楚了这一点。不过他俩的心境截然相反:徐珲本性淡然,郭如克又算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就不说高兴,也不抗拒;侯大贵则颇有些坐立不安的意思。此前,他一直将徐珲视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眼瞅着几月来此人的风头都压着自己,正没奈何,郭如克这小子又冒了出来。倘若二人结为一心,那么自己往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焦虑之下,侯大贵强自镇定,挂起微笑,其实心底已经开始盘算接下来该如何应付这棘手的情况。

  且不说这些,军务当前,赵当世紧接着就抛出了对付袁韬的计划。按老规矩,先由主要将领们表态。

  徐珲没说话,看了看郭如克,郭如克晓得这是“老上级”有意让出机会好让自己在众将面前确立地位,也不谦让,直截了当表示袁韬必须要灭。

  他话音方落,不等徐珲说话,侯大贵便抢先表态了。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如往常一般反对“徐珲派”将领的提议,而是极力赞成郭如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