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海滨说三世,君子虚受人5_我在心中种莲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是,救世之策就在史书当中?

  实不相瞒,晚生也是酷爱读史。然而却觉当今乃是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之世,史书可从来未曾有过今日之复杂局面!”

  周图南笑道:“那是你把史书读死了,而没有读活!”

  三人闻言动容:“敢请教!”

  “上古记载简略,咱们就不多说了。咱们从春秋开始,当时周室衰弱,诸国弱小而又纷争,夷狄却是纷纷入侵。

  就连圣人后来都曾言道,几乎披发左衽矣!

  那般局面复杂危险程度,绝不比今日弱了。只是已经渡过去了,后人就很难感觉到其中凶险。”

  三人都非是死读书的那种人,是真正儒门精华士子,都读史书甚多,原本未曾想过,此刻被周图南一说,顿时就感觉其中道理。

  周图南道:“然后就是三国了,数十年战乱,十室九空。史书如何记载,那大并朝一统天下之后,统计户籍不过千余万口。”

  何梅卿随口说道:“一千三百零二十三万口!乃是出自于并朝大光七年的统计。

  不过另外一本统签记载,并朝人口为八百二十六万口。其中相差三百多万口!

  不过我研究过,两种说法都没有错。那大光七年的记载,应该是把胡族人口都计算在内了,单论中土户籍,只有八百多万口。

  是了,先生如此一说,当时情形果然危若累卵,难怪后来就有八王之乱,大并南迁了!”

  这何梅卿博闻强记,各种记载随口捻来。

  前世周图南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就已经很觉着那只文人士大夫的牛逼了。

  说是天朝开国初,某杂质刊登文史稿件出了错误,问责编辑。

  当时编辑愣是凭借记忆,把十多年前看过的某本书,某一页的某记载给生生找了出来。

  写管锥编的那位,虽然玩的是述而不作的那套,愣生生的就是一个文献检索。

  要知道那可是网络时代来临之前写出来的东西,得有多大的学问,多好的记性才能写书。

  当然网络时代来临之后,这种书就彻底失去了意义了!

  那就是传统之中培养出来的精英士大夫。也是落日余晖了!

  而现在,周图南亲眼见到了这些传统精英士大夫的牛逼之处。

  也许眼光见识不如周图南这种穿越者,但是学问根底之深,根基之牢固,绝非周图南此种人物所能想象。

  周图南这种人,能够对于很多事情有点印象就不错了,具体内容都要搜索。

  然而这些人就是人形电脑,直接检索而出。

  三人讨论起来,各种论据都干货,出自何处,有何记载。

  在谈论当中,迅速的证明周图南的立论的正确性来。

  甚至更一步顺着周图南所提,发散开来,将历史上某些危险节点全部找出。

  最后那何梅卿三人,齐齐向着周图南施礼:“先生所言不错!每一个时代都有着每个时代所面临的危险,情况之复杂,绝不比现在弱。”

  “正是!现在那些只是危险过去了,我们这些后来者方才不觉着当年的凶险。我等现在所面临局势,也绝不比当年复杂。

  当年我等前辈英豪能够渡过,我等自然也能!”

  周图南微笑点头,道:“正是此理!如今西洋人强过于我,难道春秋时代的夷狄弱了么?难道并朝时候的胡族弱了么?所以我等万不能妄自菲薄!”

  三人再次躬身行礼:“先生教诲的是!”

  此刻对于周图南已经是心悦诚服。

  然而其实一直到现在,周图南还在绕来绕去,并没有真正的提出自己的,可以让人信服的救世学说!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