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咬舌_公主决定登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三十二年前,在襄州以北,建州、南州以南的嘉、泰二州,发生了一场极其严重的旱灾。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朝廷赈济的物资也只是杯水车薪。

  在史书上,关于这场旱灾的记载有一句“岁大饥,人相食。”意思就是那一年饥荒严重,已经到了人吃人来活命的地步了。

  “人相食”后面还有一句“父母情切不忍,故易子而食。”指的是当时嘉、泰二州的百姓,不忍心吃掉自己的孩子,所以就和别人家交换孩子来吃。

  都已经走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可见当时情状之惨。

  雪上加霜的是,当时先帝重病,看上去马上就要死了,朝中一片混乱,高居庙堂的朝臣们坐在京城的高床软枕里,很难在权力分割的紧要关头去和嘉州、泰州的灾民感同身受。

  因此,赈灾的过程就显得更加缓慢。在饥荒被完全遏制住之前,嘉泰二州饥饿的灾民们冲破了重重阻拦,扶老携幼逃亡而去。

  结果滑稽的是,看上去病的奄奄一息快要死了的先帝没死成,顽强地恢复了健康,又多活了十一年。而嘉泰二州数以万计的百姓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赈济,饿死病死以及死在逃荒路上的不计其数。

  ——先帝要是早早干脆利落的死了,说不定还不至于死这么多灾民。

  因为灾民逃亡、饿死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当地户籍一时间完全混乱,死了的人没有办法及时销户,逃亡他处的灾民也未必个个会去重新登记户籍。直到今日都有很多人户籍对不上,甚至根本没有户籍。

  景曦查了周平山的记录,发现他正巧就是二十二年前大灾时,从嘉州逃亡出来的,那时他不过十几岁,一直到熙宁二年,下场考科举时,才在京城将户籍补上,得以报名科举。

  周平山补录的户籍上,只有他一个人。就连卫阚这个同母弟弟,能被楚霁查到,都是因为周平山做官时,卫阚多次进京去看他,周平山和这个弟弟多次共同外出,并且将他介绍给自己的岳父、同僚。

  但是他们的母亲是谁,周平山没有提过。

  卫阚嘴唇紧抿,深深垂下头去,不让任何人看见自己的脸,从而从他的面上看出任何波动来。

  一边的看守立刻就要上前将他的头硬生生抬起来,景曦手一摆,止住了看守掰他下颏的动作。

  景曦开口了。

  她声音没有刻意太高,只平静地道:“放心,你不说,本宫也不会对你动刑,那些刑罚只会落在你是朋友身上。”

  她似笑似叹地感叹一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那四人倒是重义,宁死不肯吐口,只可惜交友不慎,竟然要为此丢了性命,还搭上师门——看他们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