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二章 世界格局(中)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是白璧微瑕罢了,当然斯大林同志对此是十分不满的,“苏联级战列舰”的设计师们也因此经常会做突然被关进集中营的噩梦

  而此时仍未完全结束的大清洗运动更是令苏联红军和红海军的士气与军官的整体素质不断滑坡,尽管客观上它也清除了大部分守旧的将领,使得朱可夫等有着新思维的年轻将星可以更早地脱颖而出,但年轻人的成长毕竟需要时间,现在shijie局势风云变幻,苏联真能够安然等到那一天吗?

  不过必须承认,虽然斯大林犯下了不少过错,但他对苏联工业化的巨大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在他当初接手这个国家的时候,苏联还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而到了1941年,苏联已经成为了shijie前三的强大工业国,而如果德国不将那些新占土地计算进去,即使是德国本土+奥地利+捷克,工业总产能都比不上如今的苏联。

  1941年,包括此前占领的波罗的海三国、波兰东部、罗马尼亚一部与芬兰一部在内,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360亿美元(由于工业生产效率和工业产品质量水准的大幅提高,苏联的1941年的工业总产值比历史上的1940年【1941年就爆发苏德战争而大幅下滑了,没有比较的价值,只能拿前一年作为参考。】高出50%以上。),粗钢产量超过了3000万吨大关,原油产量也高达5000万吨以上,并且炼油能力较历史上有大幅提高,航空汽油已经可以完全自给自足,尽管品质与西方产品相比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不过由于科技水平还是相对落后,苏联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依然只有资源性产品,包括矿产本身和粗钢等半成品,由于美英两国至今仍未解除对苏联的经济封锁,因此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很自然地成为了最大的买家,仅仅1941年这一年,竭尽全力推进工业化的中国从从苏联购进了300万吨粗钢、500万吨铁矿石和200万吨原油,而中国的锡、稀土与天然橡胶乃至轻工与农产品(当时苏联是粮食出口国,但是品种上没咱们丰富,不过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50公斤,而同年的苏联则超过500公斤)则为苏联所急需,两国正好互通有无,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因此比历史同期更高。

  注1:以坦克为例,德军的黑豹式中型坦克虽然先进,但苏联也已经提前普及了T34/76,而且由于苏德战争推迟爆发的缘故,历史上被取消了的T34M中型坦克研制项目也已经取得了成功并与1941年底开始批量生产,这款新型坦克拥有比原型T34更强的火力、装甲和相对先进的火控和指挥系统,并且发动机的功率增大到了600马力,而更先进的T34T也早已开始研制。而飞机方面,性能出色的米格-3战斗机、伊尔-2攻击机等多种先进机型也都已经设计定型并开始批量生产,更先进的改进型也都已经开始了研制,可以看出德军在西欧的威风八面给了苏联很大的压力(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