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决 定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兵力不到三十万,而且两人比起薛老虎来,将才也都稍逊一筹,红十五军如果依托苏区进行内线作战,未必就不能取胜,红十五军中上至粟裕、毛泽覃、下至普通战士,无不战意高昂,但胡卫东却再次显露出他过人的见识,“打赢或许不难,但赢了又怎样呢?以我们的实力,消灭敌人的速度绝对不可能赶得上敌人征兵的速度。这里离蒋该死的核心统治区域太近了,他可以源源不断地调来大军,将我们活活耗死。我军只有将主力跳到外线,将战场拉到远处,才能有更haode发展机会。而且,在政治上,我们北上抗日也比在江南和国民党反复纠缠要有利得多。”…,

  这次胡卫东是真的下了决心马上北上,但话是这么说,可渡江却连一向胆大的粟裕都有些畏惧,惨烈的湘江之战大家虽未亲历,却都有所耳闻,一条湘江就牺牲了四万多人才艰难地渡过,何况是有着“天堑”之称的长江?而且现在红十五军的非战斗人员数量已经激增到七八万人,这无疑会进一步增加渡江的难度。尤其那些科学家可都是胡卫东心里的宝贝疙瘩,留在条件简陋的苏区他们就废掉了,可要是带走,渡江的时候万一被敌人的飞机干掉一两个,胡卫东还不得心疼死?在船上遇到飞机轰炸,可是连躲都没地方躲的

  思来想去大家也没谁有什么十拿九稳的方案,但有一点倒是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去长江上游,一方面上游江面较窄,通过的速度要快得多,另一方面远离老蒋的统治中心,敌军调度起来也远没有在长三角一带灵活快速,红十五军也因此有了打时间差的可能性。只是那些非战斗人员,却并不都肯乖乖地跟着继续上路,尤其是部分科学家,而他们的理由竟然是不愿离开苏区

  这一方面是因为苏区群众昂扬xiangshang的精神风貌与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感染了那些来自国统区的知识精英,但更重要的是,其中部分jishu人才在这里搞出了呆在国统区的大城市里只能存在于脑海中的成果,而对一个真正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待遇甚至是尊重,都比不上科研出成果更有吸引力

  这些科学家能在条件简陋的苏区搞出成果,当然与其自身的天才和努力分不开,但胡卫东也绝对是功不可没,虽然他只是提了一些点子,而没有时间亲自参与科研和生产,但他的贡献却是必不可少的

  注1:林总在这一点上与粟裕截然相反,为了少死一点士兵,他宁可耗费大量珍贵的炮弹,甚至放过一些敌人;而粟裕只要能够更多地消灭敌人,从来不在乎自己的伤亡。孰对孰错,实在很难一言以蔽之,但至少部下肯定更喜欢林总,而历史上粟裕虽然才能超卓,上面却一直有个擅于做思想工作的陈毅当一把手,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