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八章 整肃风气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的张浩总负责,因此康部长一方面没法像历史上那样造成多少冤案,升迁的速度也比历史上慢了许多(王明早早被打倒。令其历史上关键时候选对阵营的功劳没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与胡卫东这位常委之下的第一人根本没法比,所以胡卫东根本不怕他瞒着自己借机乱来,要知道历史上这厮虽然干了不少坏事,却从没树过强敌,绝对是人精中的人精,要不然以他累累的罪行,又怎么可能得以善终、并且死去多年之后才被清算?

  而另一方面,康部长人品虽然不好,但在谍报安全和内部整肃方面的确有着卓越的才能,历史上改开初期对康部长重新评价了之后,他所制定的安全保密制度很自然地跟着被推翻了,结果其后短短几年就发生了比之前几十年加起来数量还多的重大机密外泄事件,不得不重新恢复成他当年制定的一些安保制度,其才可见一斑。事实上,也正是有了这个“坏人”的帮忙,胡卫东整肃风气的行动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否则以他骨子里还只是一个科技专家的有限心机,加之行政系统又不能像军队一样令行禁止,胡卫东不被下面那些干部玩得团团转才怪。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康部长还帮中原解放区改革了安全保密制度,自此以后中原解放区、特别是军工系统,再没发生过一次大的泄密事件

  虽然如此,但胡卫东出于对康部长人品的担心,还是将制度定得很死,尽量不给他个人操作的空间。由于历史的教训,胡卫东严查弄虚作假集中在数据统计方面,他规定抽查率一般不得低于十分之一(连续三年没出任何问题的地级行政区或者省级直属部门可以降到二十分之一、连续五年没出问题的可以降到五十分之一。),统计数据与实际值的偏差超过一成就将被记录在案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偏差超过20%、或者偏差超过15%且无有说服力的理由,则将被定为“弄虚作假”,如果又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造成人员伤亡或者严重经济损失),则使其具体情形从重处理,最大可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即便没有造成严重损失,第一次“弄虚作假”被发现后,违纪者也将被处以党内警告处分,并且要离岗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政治思想教育,期满后重新安排工作,原则上级别不得高于之前的职务(一般都会降个一级两级)。而如果是第二次“弄虚作假”被发现,若是造成损失,则罪加一等,即便没有造成损失,也将被撤职并开除党籍(除非以后能够证明此罪不实,否则以后立功再大,也只能当个党外人士了。)

  注1:其实建国初期的干部觉悟并没有后世以为的那么高,只是中国人从众心理很强,在大气氛的影响下干部们很自然地随大流而已,此外严刑峻法和群众监督也是很大的威慑。但是大的罪行不敢犯,弄虚作假这种可能谋得名利却不被视为重罪的小事,大家却不惮学一学,类似的还有当时十分普遍的“靠山吃山、靠厂吃厂。”(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