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七章 技 痒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主,为了避免误伤,各舰间距一般拉得较开,如果舰队规模较大的话,往往射程较近的小口径高射炮无法保护到舰队所有的军舰,作用因此大打折扣;但如果是军舰靠得较近的航母编队或者军舰数量比较少的时候,小口径高射炮因为射速与转向比大口径高射炮快得多,因而在舰队防空体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这一矛盾令胡卫东不禁想起了后世功能更加专精的军舰分类,虽说现在的中国根本没有像样的造舰能力。但这个念头却是暗暗埋在胡卫东的心里

  而对于高射炮的口径,金泽正夫也有意见,他认为在相同的jishu条件下,对于军舰来说,120口径的高射炮相比127的高射炮。在射速上完全一样,体积与重量也相差无几。而127口径的高射炮威力却明显要比120口径的更大,因此综合来看更具优势,而且127这个口径能被各国海军广泛采用,就足以说明这个口径的经典。至于舰上配备的的双联装75高射炮,金泽正夫并未过多的贬低,虽然对于海军来说76口径更经典一些,但毕竟只是区区一公分的差距而已。

  谈话间,金泽正夫还忍不住吐槽说出了一点内幕,原来日本海军部搞出120与75这两个海军当中少见的高射炮口径,主要是为了跟陆军赌气,否则同样的设计与材料,制成127口径与76口径的高射炮综合性能肯定更好,即使考虑到性价比也是一样。胡卫东听后不禁意动,除了金泽正夫刚才所说的这些,他还想到目前近炸引信的成本还是偏高,因此高射炮弹越大,相对来说经济上就越划算

  金泽正夫的这些话无意中令胡卫东这个火炮专家技痒起来,他不顾自己现在军务繁忙,想方设法地挤出了一些时间为陆军设计了两款野战高射炮,分别为88口径和105口径,前者用来替代各方面都没有优势(注1)的75高射炮,后者则定为日后中国军队口径最大的野战高射炮,原来的120高平两用加农炮则也会被陆续淘汰,一来射速太慢,二来太过笨重。

  注1:88高射炮的射速与75的一样,虽然重一些、大一些,但结合边区出产的几种主要卡车型号来考虑的话,实战中能拖动75高炮的也肯定可以拖动88高炮,因此75高炮的这个优势就不存在了。如果是以前,75高炮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必要时可以装填75口径山炮野炮所用的炮弹对地炮击,但是随着105山炮产能的不断增加,目前十五军已经全面淘汰了75口径的山炮野炮,所以这个优势也不存在了。

  至于双联装的75高射炮,虽然火力要强于单管的105高射炮,但它的体积也要比其更大,机动更加不便,还不如就用105高射炮或者88高射炮。而炮垒固定的要地防空一向不被胡卫东重视不说,即便真有需要,因为不需要考虑机动性的因素,也肯定是威力大的88高射炮更好,因此同样没太大的价值。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75高射炮都没有继续生产的价值,不过由于新型高射炮即便很快投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难以完全满足部队飞速增长的需要,因此原有的75高炮用到寿终正寝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