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四章 自产坦克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高、稳定性还差(九五式轻型坦克重量极轻,问题还不严重,别的型号都常有开着开着履带自己松脱的窘况)。性能也看不出有什么优势,真不知道日本人是怎么想出这种奇葩设计来的

  而火力方面,“装甲骑兵”强调的是对无装甲和轻装甲目标的杀伤力,因此主炮并未加强,直接使用缴获的日本37mm坦克炮或者拿37mm战防炮改装。但却配备了一挺高射机枪,别说步兵,就算是鬼子的薄皮坦克都吃不消它的扫射,对鬼子轻装部队的心理威慑力更是九五式轻型坦克原装的机枪可以相比。由于原版九五式轻型坦克的炮塔太小,高射机枪的安装有些困难,早就对九五式轻型坦克那难看的炮塔腹诽不已的jishu人员正好借坡下驴。对其进行了重新设计,虽然依然算不上好看,但至少不必担心再被笑话是“铁王八”了…,

  这款由日系九五式轻型坦克改进而成的第一种国产坦克后来被命名为“八一式轻型坦克”,它无论是外形、设计思路还是性能参数都与日本那边在九五式轻型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九八式轻型坦克意外地极其相近(区别也有,主要是九八式轻型坦克没装高射机枪、内部也没有使用玻璃钢等新材料,但两者相互抵消,坦克总重倒是差不多的。),但与九八式轻型坦克遭到日本军部冷落不同,中国的八一式轻型坦克却因为“装甲骑兵”战术思想而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其实胡卫东根据记忆搞出来的低合金钢性价比更高才是关键,而且历史上日本搞出九八式轻型坦克的时候已经基本断了稀有金属的来源,高合金钢装甲就像的航母jihua一样不切实际),即使后来脱胎于59式坦克的中国第一款国产主战坦克大规模装备部队之后,它们也还是继续服役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对早期的空降部队来说,它们更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

  定型后的八一式轻型坦克战斗重量为吨,装甲厚度在12-20毫米之间,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时,最大越野速度32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为320千米,最大越野距离240千米,武器为一门37mm主炮和一挺高射机枪,乘员3名。

  由于尺寸限制,八一式轻型坦克即使重新设计了炮塔,依然没法安装一挺高射机枪的同时,再装上必备的同轴机枪,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兵工厂同期研制的装甲车却是装有多挺普通机枪而没有高射机枪的,两者正好形成互补。此外,兵工厂还利用八一式轻型坦克的底盘设计了八一式75mm突击炮(底盘太小,只能弄出突击炮来凑活,勉强替代自行火炮的作用。)和一种专门的防空坦克,后者装有可以360度旋转的双联装25mm高射机关炮,火力十分强大,但与设计思路中主要用于野战防空不同,这种防空坦克后来反而是在地面作战中大显神威,即使是整天鼓吹武士道精神的日军官兵,亲眼看到敌人的高射机关炮喷出火舌将一排排的战友直接“斩”成无法辨认的尸块之后,也无不对其丧心病狂的威力而恐惧不已(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