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 军工新进展(上)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因为此时距离大萧条后乍暖还寒的又一次经济危机――1937年经济危机还有一段时间,还未到抄底的最佳时机;三是苏区、主要是军工方面还有一些重要工作必须胡卫东留下亲自完成

  先是早在华北作战时胡卫东就考虑过的30mm航炮,以此配合九五式双翼战斗机的高升限、高爬升率。采用为其量身定做的抢占高位战术足以与未来三年、甚至五年内新出的shijie先进机型抗衡。航炮的生产制造对设备工艺与工人素质的要求不算特别高,而且需要的数量有限。可以集中优秀的技工进行精加工,所以这个项目进行得非常顺利。还额外给每架飞机多造了3门航炮备用,倒是对九五式战斗机的改装以及相应的飞行训练较为麻烦,但这就不是胡卫东的工作了,有王助、常乾坤等航空方面的内行负责,他很放心…,

  与此相比,新枪械的研制显得更加重要,原来巩县兵工厂虽有一些冲床,但质量并不能让胡卫东满意,生产精密度要求较低的半自动步枪尚可,用来制造机枪和自动步枪的话废品率肯定高得吓人,因此之前胡卫东只搞出了二四式半自动步枪和生产条件要求更低的二四式冲锋枪。但这次贝尔带来了不少德国产的优质冲床和中国缺乏的铬锭,新式机枪与突击步枪的生产终于成为了可能。

  胡卫东选择的枪型模板是后世经过战争考验的81式突击步枪与81式班用轻机枪和历史上生不逢时的80式通用机枪,名字则全部统称为81式xx,毕竟这些经典枪型日后肯定还会使用很久,完全值得以人民军队的生日来命名。但令胡卫东有些遗憾的是,jihua中的85式狙击步枪、85式高射机枪和m99式反器材狙击步枪由于生产条件要求更高,胡卫东只得暂时搁置。

  之所以选择81式突击步枪,一是因为胡卫东对其远比那些外国名枪要了解得多,只要满足生产条件,很容易就能制造出来;二是因为这种突击步枪是shijie突击步枪发展史上的一个异类,它的单发射击精度竟然超过了素以精度极高著称的56式半自动步枪,这种独特的设计思路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实在太穷,不可能像美苏那样浪费子弹,但却反而更契合抗战时期中国国弱民贫的现状,大部分时间段以单发射击为主,只在冲锋和反冲锋时使用连发功能,战斗效能不会下降多少,子弹却能大大节约。

  注1:该枪型是由前苏联毫米机枪仿制,性能与成本都优于后来大量装备国内部队的67-2型重机枪,但是由于装备继承性等其他原因而竞争失败,却成为了我军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之一,也算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了。其最大的优点是重量极轻,全枪重量不到9公斤,甚至比捷克式这种轻机枪都轻,特别适合抗战期间普遍都得靠脚走路的中国军队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