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_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胖他们一直坐到午饭前,都没有再听到任何相关的消息了,便一道回去了。

  沈翠跟劳不语各自歇息了半日,这会儿都已经起了身。

  沈翠身上没什么劲儿做饭,加上临南府这边比青州府那边还热一些,就使银钱去外头买了几个肉菜,另外自己做了个青菜汤。

  等他们回来了,也就开饭了。

  饭桌上,穆二胖他们说了从外头听来的消息。

  劳不语就道:“往后你们安心在家备考,打听消息的事儿包给我做,左右就是点碗茶水在外头坐一坐,又不辛苦什么,没得让你们分心。”

  穆二胖他们小心观察着劳不语的脸色,见他确实没有不舒服的模样,便都一一应是。

  饭后,他们一道把堂屋收拾出来,接着温书。

  劳不语也如他所言,揽下了打听消息的活计,去了外头茶楼。

  他到底年长,经历的事儿多,这方面也比少年们有办法——他可不是跟少年们似的,在茶楼里头守株待兔等消息,而是想办法跟人打交道。

  自打早先时候经过卫恕转学的事儿后,劳不语的魅力短板就被补上了。

  这些年他也越来越有名师的模样,身上带着一股天然的亲和力,没费多少工夫,就打听到了王尚书的姓名和履历。

  主考官王尚书是新朝第一届恩科探花,那时候百废待兴,朝廷人才凋敝,而文人素来要风骨,那会儿刚更朝换代,不少有名的才子都没有下场,而是先观望着。

  因此那场恩科录取的人数比正科多了很多,含金量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高了。

  但是这位王尚书当年可是十六岁中的探花,本人的才学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穆二胖在心里算了算王尚书的年纪,“那王大人年事这般高了,还赶这么远的路还监考,委实辛苦。”

  劳不语趁机就给他解释了一番。

  这乡试考官确实辛苦,不只是要赶路,到了地方之后,八月初六就要和地方抽掉的其他官员举行‘入帘上马宴’,宴会之后,一众官员就得进入考场内的处所,监试官封门,此后便不能再外出。甚至内外帘官之间也不能再接触,有事儿只能在门帘处交谈。

  但辛苦之余,朝廷也会给一笔不菲的差旅费,地方官员也会给上孝敬,等于是给京官一个名正言顺赚外快的机会,是个肥差来的!

  “而且我还打听到,王尚书年前就提出想告老还乡,当今不允,给拒了。这王尚书的家乡自然不在这边,却是在隔壁省的一个府城。他在这儿主持完乡试,再赶个五六日的路,就能回家乡一趟。也是当今慰藉他的思乡之情了。”

  王尚书的履历说的差不多了,就该说他的生平著作或者诗文、文章方面的喜恶了。

  遗憾的是,王尚书科考的年份已经太过久远,后头也没在翰林院待多久就去了礼部干实差,一干就是好几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