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 靠水吃水_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世,许世彦肯定没那个脑子能想到,就算能想到也不敢。

  可他重生了啊,就算再笨,也知道什么是市场经济。

  再说了,不过是几条鱼,又不是啥重要物资,有啥好怕的?

  大不了机灵点儿,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年轻力壮的这点儿眼力见儿还没有?为了挣钱,就得豁出去。

  有些话不用明说,大家心里都懂。

  老刘头听见许世彦这话,嘿嘿一笑,没说别的,划船送许世彦过江。

  东江沿距离松江河镇上二十多里地,而且路很难走,一路都是沟塘子,满地石头炮。

  许世彦背着个大背筐,里头十多条鱼最少也得五十斤。

  背着五十来斤,又是崎岖难行的山路,自然走不快。

  多亏这年月的人都习惯了步行,搁后世,别说二十里了,走二里地,有人都受不了。

  路上歇了两次,等他走到松江河镇的时候,差不多快十点了。

  松江河镇,地处长白山脉,森林资源丰富,盛产各类珍贵木材。因其镇子东北有一条名为松江河的河流经过,故而取名松江河镇。

  五七年,先成立了林业建设筹备处,五八年定名松江河林业局,六零年正式投产,到六二年,才设立了松江河镇。

  松江河镇以林业起家,林业局机关设在镇上,有纤维板厂、纸浆厂、制材厂、机修厂、房舍工程队、线路工程队、给水站、小型发电站等等企业。

  另外还有高中、职高、初中、小学、商店、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文体俱乐部、电影院、文工团等单位机关等。

  再算上下设的十二个林场、三个经营所、两个苗圃、四个森铁车站等,职工一万多人,总人口四万多。可以说松江河大半都归属林业局。

  林业局资源丰富,有钱,林业工人工资高待遇好,可以说经济水平比县城都高,要卖东西,当然就得去林业局那头。

  在局机关西侧,林业局商店对面,有一块三角形广场空地,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一个小型市场。

  如今这年月,物资依旧匮乏,手里有钱也买不着东西。

  所以当徐志彦赶到地方,刚把背筐放到地上,就见到一群人呼啦围过来。“哎呦,卖鱼呢,还是细鳞,咋卖的?”

  “按说应该两块钱一斤,可我今天没带秤,就五块钱一条吧,这鱼最低都三斤沉,买了不亏。”

  许世彦一边用袖子抹去脸上的汗水,一边笑着回道。

  不管到啥时候,细鳞鱼都是稀罕物,哪怕是这个年月,也不是随便就能见到的,所以他开口就要两块钱一斤。

  周围人一听,好多人咋舌摇头,“贵了,太贵,猪肉才八毛钱一斤呢,你这一条鱼能卖六斤猪肉了。”

  许世彦闻言摇头,“婶子,那不一样,猪肉还得管你要肉票呢不是?每个月就那点儿限额。”

  “我这不要肉票,伱买回去一条炖上,再放点儿粉条、豆腐啥的,一家人放开了造,吃着多美啊?”

  许世彦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暗暗点头,这话也算有道理。

  猪肉八毛,不光要肉票,还没多少,去晚了就抢不着,那真是有钱都花不出去。

  林业局富,工资高待遇好,工人手里都有钱,就是票少没处花。

  几块钱买条鱼,回家炖上一锅,再焖点儿米饭或是贴锅两合面儿饼子,造上一顿别提多得劲儿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